热门搜索:金融投资 | 车保险 | 商业住宅
金融投资
国内保险

保险和医院,距离多远才好?

险企进军保险健康领域是未来的大趋势,无论是与医院建立较强的契约关系,还是参股、控股医院,“保险+医院”模式都值得探索。

仿佛只在一夜间,“健康管理”就成为保险业“出镜率”最高的词,被各大保险公司争相提及。积极的政府信号,巨大的市场前景,加上“互联网+”战略助推,大健康产业呈现出突飞猛进的爆发态势。

随着“保险保障+健康管理”的保险业务发展趋势的日渐清晰,各大保险公司正在积极参与国内健康产业链的整合,以自建或者或参股健康管理服务类的机构的方式大举进军健康管理领域。

 

 

诱惑人的8万亿市场“蛋糕”
 

多险企扎堆抢滩健康管理。什么是“健康管理”?保险公司又为何对其如此看重?对于健康管理服务,保监会曾作过定义,是指保险公司针对被保险人相关的健康风险因素,通过检测、评估、干预等手段,实现控制风险、改善健康状况的服务,包括健康体检、就医服务、生活方式管理、疾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多个细分产业在内的健康服务业将发展成为总规模超过8万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此前更是指出,2014年至2020年,健康保险年均增速预计可以达到25%以上,2020年全国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将达到6000亿元,市场潜力巨大。无论是从市场容量来衡量,还是以发展空间来比较,保险公司进入健康管理领域的前景都值得期待。

“保险+医院”模式值得期待
 

保险公司通过投资自建医疗机构,或者控股一家综合性医院,推广“保险+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实现双方利益的整合和趋同,具有多种好处。

首先,降低赔付率,减轻赔付压力,控制医疗成本,提高产品利润率。通过电子健康档案和定期评估,保险公司能即时了解客户的健康状况;通过健康指导等干预措施,能降低其发病率,从而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下对医疗风险束手无策的局面;最终降低赔付率,控制成本。从国际经验看,在国际成熟市场,健康管理已经成为保险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并已证明能有效地降低投保者的健康风险,降低医疗开支,减少保险理赔。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第三方独立研究报告证明,由于健康管理公司的出现,健康保险公司的直接医疗开支降低了30%。

其次,拉动险企保险业务的发展。保险公司与医疗机构合作,提高了险企客户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品牌黏性,可以在未来推广相应配套保险产品,扩大公司业务。保险公司不同于简单的财务投资人,在整个健康产业链中,可以依托自身保险业务提供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服务,与成熟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建立对客户的保险保障配套的服务延伸。

第三,健康管理也为保险公司实现服务有形化提供手段,从而差异化产品,提高产品吸引力和客户满意度。通过为被保险人提供个性化的有形化的健康服务,能使客户得到除了一份保障之外更实在的东西,从而有效地强化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提升产品竞争力。

除此之外,医疗机构也可以获得稳定的客户来源,从而实现更多的盈利,并使保险公司也获得更多投资收益。故类似保险联手医院等机构的模式将是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

事实上,保险公司拥有自己的康复中心等健康管理机构,在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等地,已有成熟的经验。比如英国大型保险机构保柏集团,除提供基础的健康保险外,还在英国、西班牙、新西兰等国开设了健康评估中心、医院和疗养院,提供医疗、急诊和保健等服务。比如我国台湾地区国泰人寿、新光人寿,不光有专属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旗下甚至都有自己的医院。

“保险+医院”模式尚需时日
 

在国外,健康管理比较成熟,大部分保险公司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的方式对客户进行健康管理,但在国内,很多健康管理市场并不成熟。

事实上,在保险公司进军健康管理领域的过程中,其是否与医院对接、以何种方式对接始终是业内热议的话题,各公司对此的态度不尽相同。

  对于与医院的合作,中英人寿总裁俞宁坦言,“中英人寿健康平台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暂时没有接入医院,但希望与更多的医院进行合作。”

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疗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顾雪非博士指出,“保险公司进军健康管理领域是趋势。从疾病的发展模式来看,慢性疾病在医疗费用中占据的比例最高,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平台能够早发现、早治疗慢性疾病,减轻自身经济负担;从保险公司竞争的角度来看,过度医疗始终是我国医疗健康领域的一大难题,健康管理平台能够帮助患者节省医疗费用的支出,为保险公司减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过度医疗。”

  人保健康总裁宋福兴则表现得较为谨慎,虽然表示正在筹备健康管理公司,但他认为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是跟医院建立战略合作。

不少业内人士则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如果保险公司仅仅与医院采取一般性的合作,医院的兴趣可能不会太大,因为医院需要实际考虑保险公司的健康平台为其带来的客户及利润,但如果采取参股、控股等方式与医院合作,保险公司需要对医院的运营负责,需要考虑是否会亏损等问题。同时,保险公司如果参股、控股的医院多了不合适,而少了又覆盖不足。”目前,能够设立或投资医疗健康机构的,也仅限于有资本实力的大型险企,中小险企更多地将采取与现有机构合作的模式。

虽然国内的健康管理市场并不成熟,尚处于摸索阶段,但是保险公司进军健康管理领域的热情和雄心是明显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阳光保险等综合性保险公司,以及人保健康等专业健康险公司,均表达了对进军健康管理领域的热情,并部分透露了相应的战略布局。险企进军保险健康领域是未来的大趋势,无论是与医院建立较强的契约关系,还是参股、控股医院,“保险+医院”模式都值得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