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贷款比找亲友借款好?
商品描述:
月刊君说:“需要钱,找亲友”——这个观念,在我们中国,那是根深蒂固,一代传一代,几乎人人都认为:“找亲友借钱”是天经地义,似乎没有几个人对此提出过质疑。但真的如此吗?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因为“亲友不借钱” 这件事,和无数的亲友疏远、甚至闹翻、反目成仇,这种事我们日常都见得多了——这说明了:我们虽然号称拥有 “五千年文明”,但是,我们在“亲友借钱”这个问题上,其实一直都没有处理好。
在笔者看来,找亲友借钱,是国民陋习之一。我们将目光回放到农耕时代。在农耕时代,农户有时候遇上荒年,家里断粮了,怎样活命呢?——只好找亲戚、朋友借粮食,先撑过荒年再说,事后,借一斗,还一斗。再比如在村里盖个房子,找亲友借十个八个大洋,盖完房子之后,慢慢还。钱不够的时候,只能这样,没有别的办法。
可见,在农耕时代,国人在亲戚朋友之间互相借贷,的确有着它的“时代合理性”,这也是“亲友借钱、天经地义”的历史传统的根源。问题是时代变了,现代人的“经济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的意识因此也应该跟着改变。
首先,由于农业技术的发达,“荒年”这个千年梦魇,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现在的中国年年丰收,粮食多得吃不完。再说建房子,现在有银行,银行愿意给你借钱,叫“按揭贷款买房”。
说到“按揭贷款买房”这件事,不少人认为那是“亏了利息”,这也是大错特错。其实,按揭买房,尽管支付了利息,但是结果不但不亏,而且还是赚了。我来个案例分析:假如你手上有一百万元,拟购买一套总价一百万元的房子,你有两个方案:
方案一:一次性付款。方案二:交首付30万,按揭贷款70万(五年)。然后,将手中余下的70万元现金,存银行五年定期。
其中,方案二的损益计算如下:银行按揭 70万,住房公积金贷款年息3.5%,五年“亏”了122500元利息。但是,手中余下的70万元做银行定存五年,年利率4.75%,五年赚了166250元。 166250 – 122500 = 43750元。
也就是说,你找银行按揭贷款70万买房,表面上是亏了122500元的利息,但是实际上,你是赚了43750元的利息——也就是说:在买房的时候,就算你有足够的钱,你最好也不要一次性付款。因为五年定期的利息,超过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利息。
所以,按揭买房,不但不亏,而且是赚到了。反过来说:一次性付款买房,表面上是“节省”了利息,但实际上是亏了利息,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傻事。我们还是回到“亲友借钱”这个话题。同样是买100万的房子,倘若你手上只有50万,缺50万,那么,你有以下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交首付50万,找银行贷款50万。方案二:找亲友借50万。一次性付款。
倘若你的亲友不借给你这50万,那么,你的亲友可以将这50万存到银行里,做五年定期,年息4.75%,五年的收益是118750元。但是,由于你的亲友借了这50万给你了,五年之后,你还他/她50万元,因此,他/她没有利息。
换句话说:你找亲友借50万、借五年,你是赤裸裸地侵吞了他/她118750元的利息收益。读到这里,假设你觉得不好意思,最后也决定补偿给你的亲友118750元利息,那么,其实你还不如当初做银行按揭,因为50万住房公积金按揭五年,按年息3.5%计算,五年利息仅仅需要87500元。
换句话讲:你找亲友借钱,还不如干脆找银行借钱划算,除非你蓄意要侵吞亲友的利息收益。这就是“亲友借钱”深层次的真相:你打着“亲情”、“友情”的旗号,干的却是压榨、剥削、侵吞亲戚朋友利息收益(财产)的坏事。 所以我说:找亲友借钱,其实是一种陋习。
说到这里,也许有一些读者会提出以下这个疑问:“经济有困难的时候,亲友不帮助,这样的亲友,要来干什么?”这个问题,迷惑性很强,具有很强的杀伤力。但是,我们不妨从对方的角度反过来也问一问:“这个亲友和我交往,是为了借钱,这样的亲友要来做什么?”
这样,更深一层的问题就来了:“亲友” 这种社会角色,到底是做什么的?难道有需要的时候,亲友不应该互相帮助吗? “有需要,亲友就一定要帮助吗?”
你缺衣服时,应该去服装店购买,而不是找亲友帮你裁一套。你家失火了,你应该拨打119找火警救火,而不是找亲友帮忙。你失业了,你应该到人才市场找工作,而不是找亲友给你谋职。同理,你需要钱,你应该找银行借钱,而不是找亲友借钱。
为什么找服装店买衣服?因为服装店的衣服,比亲友制作的衣服更漂亮。为什么找火警救火?因为火警救起火来,比亲友救火更专业。为什么去人才市场找工作?因为人才市场提供的选择,比亲友所能提供的选择更多。为什么找银行借钱?因为银行可借的钱更多、借期可以更长。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假设14亿人全部戒除“找亲友借钱”的恶习,那么接下来,可以预见的结果是:中国的民间,将催生一个十分庞大的借贷市场,在这个庞大的市场需求的刺激之下,几乎所有的银行都会推出亲民的小额借贷产品,另外,民间也会象雨后春笋一般,催生出许许多多的小额借贷公司。
将原本可以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转嫁给自己的亲友,这就是中国式的“亲情”、“友情”,请容笔者不客气地说一句:这种所谓的“亲情”、“友情”,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不但虚伪,而且丑陋。
再来个案例分析:张三找李四借钱。李四不借。张三被拒绝后,是这样想的:你不借钱给我,你这个朋友,不值得交往。而在李四这边,处境却往往是这样的:原来,李四稍微有一点积蓄之后,猛然发现:全世界的亲友都如狼似虎地、来找自己借钱:什么大姑妈、三姨妈、二表弟、青梅竹马A、同桌的你B、铁哥们C、老同学D……..人人都来找李四借钱。
这时,李四有以下三个选项:选项一、凡是来的都借。其结果是:李四陷入经济困难的境地。选项二、借一部分、不借一部分。其结果是:李四觉得对不起没借的那部分人,心里承受煎熬。选项三、索性一律不借。最终,李四选择了第三个选项,结果是:所有的亲友都和自己反目成仇、不相往来了。
试问:张三在当初开口向李四借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自己正在为李四出难题?又有没有为李四想过:李四的妻子,会不会有意见?张三自己的借钱行为,会不会影响李四的家庭和睦?等等,各种后果,张三有没有为李四想过?显然没有。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张三开口借钱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自私的行为,在这个行为当中,张三只想到了自己,而没有为对方想一想——给亲友添麻烦了,自己却全然不知。
是什么使人变得如此自私?是什么使人因为“钱”的问题而亲友离散、反目成仇?——因为我们中国人打着“人情味” 的旗号、将一个本来由金融市场承担的问题、转嫁给了自己的亲友——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亲友借钱”,表面上不用支付利息,而在实际上,也是存在着“隐形利息”的。你的亲友借了钱给你之后,从此,在他/她的心目中,你就欠他/她一份“恩情”,从今往后,你必须加倍地对他/她好,否则,他/她就会觉得你“不懂感恩”、“忘恩负义”。
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人情债”,其实比银行利息更难计算、更难偿还。一旦对方对于这种“人情回报”的期望值与实际所得不符,往往就会使人怀恨在心、进而反目成仇。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事情,比比皆是。
所以,无论我们从哪一个角度去探讨,我们都可以得出以下这个结论:“金融借贷服务”这个社会角色,由“金融服务机构”来承担,是最佳的、最合理的方案。
也就是说:找亲友借钱,在现代社会,既不经济,也不科学,而更重要的是:它不利于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一个重大障碍。人类的理性和实践告诉我们:这个障碍,并非是不可排除的。
真理往往违背直觉。我们一直以为理所当然、甚至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往往不一定就是对的。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并不是依靠人类的感性冲动,而要依靠人类高度的理性认识。